联系我们 Contact
你的位置:首页 > 公司动态

资本给养猪业带来了什么?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日期:2014年01月02日   阅读:
       国际著名投资家罗杰斯曾说过,全球最牛的市场将是农产品市场,中国的农产品将是最有吸引力的投资领域。的确,2005年,高盛亚洲把3000万美元投给了江苏雨润食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2006年又以20.1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控股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东方摩尔国际投资管理公司以巨额资金签下了河南雏鹰集团;2008年德意志银行出资6000万美元换取上海宏博养猪场30%的股份;2009年,美国饲料企业艾格菲也通过供应饲料介入,收购养猪场,渐渐渗入中国的养猪业,在江西、上海、福建、广西、海南等地投资建设了现代化的种猪场和商品肉猪生产基地。可以看出:在2007年之前,这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关注生猪行业的终端深加工环节,而2007年后PE则转向关注生猪养殖行业。到底是什么力量驱使资本入驻养猪业呢?为此,我们走访了几位证卷分析师,现将交流心得与大家分享。

资本and行业   相互驱动
       国际著名投资家罗杰斯曾说过,全球最牛的市场将是农产品市场,中国的农产品将是最有吸引力的投资领域。的确,2005年,高盛亚洲把3000万美元投给了江苏雨润食品产业集团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类食品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预计到2015年,全国肉类需求总量将达到8845万吨,其中猪肉总需求量将达到5497万吨,占肉类总需求量的62.15%。在如此大环境下,2012年我国共有7家畜牧类企业登陆沪深股市:大北农、瑞普生物、国联水产、壹桥苗业、益生股份、雏鹰农牧、大康牧业,今年还会有一些企业在争取积极上市,如河南牧原,这些企业上市后把融到的资金投入到养猪业,此举动充分说明,资本与行业之间是互相驱动的。

     一方面,养猪市场对资本是有需求的。例如雏鹰的发展,对资本的需求是很迫切的,因为1万头的育肥猪舍需要投入一百万元人民币。目前,雏鹰的年出栏量是66万头,也就是说,仅猪舍建设这一项所需要的资金就接近1亿元人民币。这虽然是企业的固定资产,但是投入太大,另外,固定资产的折旧也是很大的一部分成本,从资金这一方面来说是不利于企业扩张的。雏鹰经过十年的时间发展到现在的年出栏量为66万头,如果发展到年出栏量为100万头、200万头的话,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是可想而知的;如果这部分资金完全由企业自己来负担,不利于企业在规模化养殖的大环境下发展。反之,如果由社会资金来承担的话,对企业又是另一番“景象”。就猪肉行业,我们简单的算一下,每年出栏五、六亿头生猪,如果按6亿头生猪来算,每头猪大约2000元左右,也就是说资金量是大约1.2万亿的水平,如此庞大的一个产业,再加之传统散养户的逐步退出,这部分产能必然会由规模化猪场来弥补,一次一旦获得充分的资金支持,养猪巨头必然产生。广东温氏在养猪行业也算是起步比较早、发展比较快的了,目前年出栏量大约为五、六百万头,但与五、六亿的年出栏量相比,所占比率还是很小的。近几年,农牧企业纷纷上市,并把上市后融到的资金投入到养猪,相信在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内的几大养猪巨头(如温氏、雏鹰、牧原、新希望、正大、正邦、雨润)年出栏猪只头数将会占到总量的五分之一左右。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对企业而言,也存在着不了解的成分。一些企业只有在上市后,才会逐渐被认识。养猪行业是一个周期性行业,以雏鹰为例,从可观测的数据来看,每年维持在百分十六或十八的盈利水平,不仅在养猪行业,在其它行业,像工业行业能维持这样的水平也是不多见的,而且行业发展是没有天花板的。暂且抛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食品需要的增加不说,按年出栏五、六亿头生猪的量来看,目前企业最大的生猪年出栏量是五、六百万头,仅占到总量的百分之一,这就意味着未来的五到十年,企业会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再加上每年维持在大约百分之二十的盈利水平,这样的行业在其他行业是找不到的。

       从这两方面来说,资本与养猪行业是有一定的契合点。农业行业现在真处在一个变革的时期、一个规模化养殖的过程,由传统的散养认知,到现在财务状况的公开,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养猪行业是一个维持高经济水平的行业。因此,资本是很愿意投注到养猪这个行业中来的。资本带给养猪业的不仅是资金,还有战略性的指导和管理方面的指导。

资本vs风险  投资意愿
       众所周知,养殖业是高危行业,风险来自不可控的疫情或偶尔发的食品安全风波,比如2006年的高热病和2012年的双汇“瘦肉精”事件,既然养殖行业有如此大的风险,那么,资本市场对养猪业的投资意愿到底有多大呢?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资本逐利的天性,资本投入是要求利润收益的,同时,收益也伴随着风险并存。分析师认为,疾病风险不可控,也不可回避,但是食品安全问题更多的是人祸。因此,资本投注养猪业是有风险的,也是有意愿的,但是会分时段显现出不同的强弱态势。从宏观方向来看,现如今,在规模化养殖的推进过程中,这种趋势是可以预见的;另外,我们又认识到养猪行业是一个高利润的行业,因此,资本市场对养猪业的投资意愿还是很大的。

       但是,资本对养殖业的不同模式也会有不同的偏重。目前,我国有四种养殖模式:第一种是散户型;第二种是专业户;第三种是示范小区;第四种是工业化。对应的就是温氏的“公司+农户”,雏鹰的“公司+农户+基地”和牧原的工业化模式。那么,资本更青睐哪一种模式呢?毫无疑问,资本要求赚钱的基本初衷是不会改变的。单纯从养殖水平上看,牧原一定是排在前列的;按常规理解,投入资金就是要求赚取更多的利润,如果把资金的利润效率考虑进去,以雏鹰为例,企业所用的资金要比工业化模式少得多,而资本所得的利润率是最多的,因此,资本会更倾向于选择雏鹰。

       每个企业所采取的模式跟历史有关,历史机遇条件不同,企业所延续的模式就不一样。企业模式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企业是发展的,是可以改进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这一角度来看,例如“公司+农夫”这种模式,盈利是可观的,但是在疾病控制方面就会弱一些。而工业化模式的企业,在疾病控制方面会好于其他模式,同时,这类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也会大于其他模式的企业,且周期很长。从长期的角度来考虑,密切联系特定的时间段及人们的不同需求,哪种模式更适应市场发展、人民需求,这就是资本喜欢的模式;反之,则是资本最不喜欢的模式。因为资本是要求回报的!

       现在,国内有不少具有国企背景的猪场;饲料厂也在积极争取上市,对这类企业,资本市场又会是什么态度呢?分析师说,如果能顺利地完成股权改制,资本也是欢迎的,只是手续方面的问题,只要上市,资本关注的是企业赚钱的能力。

       针对目前一些屠宰厂、饲料厂上市之后也准备投入大量的资金建猪场,分析师认为,这属于战略方面的问题。由于时间段的积累,养得好的,卖不好;卖得好的,养不好。屠宰厂和饲料厂属于简单的加工业,没有养殖的技术水平和品牌,资本一般情况下不会偏重这类企业。
 
【记者手记】
       融资和上市给企业走国际化道路带来一条捷径,也许,有很多的养猪企业都有上市的梦想,那么,企业应该如何选择上市时机呢?通俗一点的说,就是猪头肉价高的时候上市最好,上市的好与坏,发股的多与少,圈到的钱只是卖家的高低问题,当市场看好你是时候才会给你更高的价,不看好的时候给你一个低一点的价,这一点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还有突发事件对企业的影响也会影响的市值的问题,还有就是企业成不成熟、是否真的需要钱,如果把融到的资金放置不用,资本市场也是不允许的。